前几天跟老同学聚餐,聊到台海局势突然紧张时,他盯着手机突然一拍大腿:"军工股又起飞了!"周围几个朋友都凑过来问东问西。其实这两年我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——每当新闻里出现"军演""冲突"这些字眼,总有人急着找军工股代码。但你们知道吗?去年4月东部战区演习当天,台股反而涨了2.8%。
这市场真是比电视剧还精彩。
先说个反常识的发现:现代战争对股市的影响,早就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简单了。1940年伦敦大轰炸最惨烈的时候,英国股市反而涨了30%。去年咱们军演当天,台股不跌反涨,说到底还是市场对局势有了新判断。
不过话说回来,真到了战时,这几类股票确实要重点盯着。首当其冲的是军工产业链,这个大家都能理解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现在军工企业早就不只是造子弹导弹了,像特种材料、卫星通讯这些军民两用技术,这两年订单量翻着跟头涨。
能源板块也是个暗线。去年中东局势紧张时,有家做油气管道的公司,靠着实时舆情监控系统,在油价跳涨前3小时就完成调仓,这事在圈内传疯了。现在想想,要是当时能提前看到各国原油储备变化的数据,说不定能抓住更多机会。
说到这不得不提件糟心事。去年有次我看到突发新闻说某海域有摩擦,赶紧追了支军工股,结果第二天发现是假消息,白白亏了手续费。现在学乖了,重大消息都要用专业工具交叉验证。就像我最近在用的希财舆情宝,能实时监控全网消息真伪,AI直接解读每条新闻是利好还是利空,遇到紧急情况还能微信弹窗提醒,确实省了不少踩坑的功夫。
还有个冷门方向是医疗应急。现代战争讲究精准打击,但防疫物资、野战医疗设备的采购量反而会暴增。去年某次联合演习期间,做便携式监护仪的企业,股价两周悄悄涨了18%,等演习结束公告出来,早有人提前布局了。
黄金板块最近争议挺大。上个月我和行业前辈喝茶,他指着手机上的国际金价直摇头:"现在玩黄金不能光看战事,得盯着全球20个主要交易所的实时数据,还要算美联储的加息预期。"说着给我看了他手机上的舆情报告,好家伙,连各国央行购金量这种隐蔽数据都有分析。
其实最让我感慨的是,现在炒股真不能凭感觉。就像上周三早上,我正盯着自选股发愁,突然收到舆情宝推送的机构研报汇总,发现六家券商都在调高无人机产业链的评级,这才想起最近军民融合的政策风向。有时候信息差就藏在海量数据里,普通散户哪看得过来?
说到工具,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。以前圈子里的大佬们每年花十几万买情报,现在用AI工具每天不到1块钱,关键数据不比他们少。上周试着用舆情宝的AI分析功能,把某公司的37份公告丢进去,两分钟就理清了他们在军工订单上的布局脉络,这要换以前得熬夜看三天报表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市场永远在变,但信息差永远存在。前两天翻到1942年的美股走势图,发现珍珠港事件后半年,道琼斯指数竟然涨了15%。你看,有时候恐慌情绪反而是机会,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在信息洪流里抓住那几条真正有用的线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