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听说"做空"这个词时,我正在火锅店跟朋友吹牛:"股市不就是低买高卖吗?"直到邻桌戴金丝眼镜的哥们儿笑出声,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倒着赚钱的操作。后来在2020年那场震惊全球的散户逼空大战里,看着那些做空机构被市场反噬的惨状,我盯着电脑屏幕的手心全是汗——原来做空的风险真能把人逼疯。
做多就像谈恋爱,你看准了就掏心掏肺。但做空更像是高空走钢丝,每天得盯着天气预报怕突然来阵妖风。我统计过自己近五年的交易记录,做多胜率58%,平均亏损12%;做空胜率虽然也有55%,可平均亏损直接飙到36%。最惨那次做空,明明基本面数据都看空了,硬是被突如其来的政策利好打得措手不及,三天亏掉半年工资。
做空的风险集中体现在三个致命点:第一,亏损理论上是无限的。就像你借伞给别人,结果突然下暴雨,人家拿着伞跑国外去了。第二,时间成本像沙漏倒计时。有次我融券做空某消费股,保证金快烧完时,企业突然宣布跨界直播带货,股价直接旱地拔葱。第三,消息面的暗箭防不胜防。去年某医疗股明明财务数据存疑,做空报告刚发出来,企业反手就祭出个新冠特效药概念,空头们集体傻眼。
但说做空不赚钱绝对是谎言。2020年3月全球股灾时,我认识的私募大佬靠做空指数三天赚了套学区房。不过人家是拿着卫星数据算原油库存,带着研究员蹲在港口数油轮的主。我们普通散户想做空赚钱,得先问自己三个问题:能不能看懂K线背后的资金博弈?能不能24小时盯着全球市场?能不能在利好突袭时果断止损?
做多看似温和,实则暗藏杀机。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,某投资者重仓抄底"价值洼地",结果企业董事长突然被带走调查,二十个跌停板直接锁死逃生通道。不过做多至少有"装死"这个终极保命符,去年我持有的某基建股深套40%,硬是靠公司连续三年高分红撑到了周期反转。
真正让我觉醒的是去年使用希财舆情宝后的对比实验。同样做多某科技股,以前要同时开八个网页盯消息,现在系统自动推送的突发舆情提醒,让我在行业政策出台前两小时就完成调仓。更绝的是它的AI解读,能把"公司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"这种天书翻译成"企业怕美元升值影响出口利润,准备买个保险"。
说到这你们肯定要问:那到底该站做多还是做空?我的血泪经验是——散户最好先修炼好"三板斧":第一斧砍向认知盲区,分清楚价值投资和趋势投机的界限;第二斧劈开信息茧房,别让自己困在技术指标的迷宫里;第三斧斩断贪婪心魔,记住巴菲特那句"永远不要做空自己的祖国"。
有朋友问我最近怎么突然淡定了,秘密就在电脑右下角那个不断跳动的舆情监控窗口。上周三上午,系统突然弹窗提醒"多家机构下调行业评级",我五分钟内清掉了问题持仓,下午果然迎来板块集体跳水。现在每天花在盯盘上的时间从6小时压缩到20分钟,省下来的精力正好研究系统推荐的机构调研纪要。